2012年8月6日,英特莱公司在经过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严格得实地核查、抽检及后续的整改工作后,于2012年8月15日,英特莱公司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阻燃服装最终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是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由国家主管产品生产领域质量监督工作的行政部门制定并实施的一项旨在控制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条件的监控制度。 英特莱公司在获得此证后,即可正式向电力行业、钢铁行业、石油行业、化工行业及一些工矿企业等领域推广自主研发的阻燃服装系列产品。
2011年11月3日,由北京英特莱技术公司和史俊荣女士共同投资的北京英特莱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北京英特莱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节能技术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检测、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研发、生产、销售环保节能新型纺织材料及制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总量占7%,进入了世界经济大国行列。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30多年巨大的经济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主要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付出了沉痛的环境代价。显然,这是一种十分粗放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能源角度分析,1978~2000年间,我国靠能源翻一番支持了GDP翻两番,随着我国的能源消费不断增长,从1992年起,我国的能源已经不能自给,不得不从一个能源自给国家变成为能源进口国。1985年,我国石油净出口3540万吨,到2007年,我国石油净进口1.83亿吨,对外依存度达49.5%。根据国家发展规化,到2020年,我国GDP要比2000年再翻两番。即使按能源消耗增加一倍算,届时我国能源总消耗量将达到30亿吨标煤,挑战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考虑,把节能减排不仅上升到国家战略,而且也作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产业战略之首给予一系列的政策及资金支持。 所谓节能,就是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及社会环境可接受的一切措施,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减少所需要的能源消耗。由于人类社会发展中因体制、观念、技术等原因造成能源浪费严重,节能市场潜力广阔,节能量巨大,故世界上通常把节能与煤、石油、天然气和水能一起列为第五大能源,其作用位于原子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 氢能之前,其市场容量按万亿元计。 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70%以上是用于工业和城市热力。英特莱节能产品采用英特莱自己的发明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被广泛用于电力、石化、橡胶、农药、城市热力、食品加工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节能效果显著,经济效益突出。 自1994年从零开始,白手起家,英特莱人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起步,就与世界同行”的精神,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在陶瓷纤维纺织、建筑防火卷帘、个人防护装备和节能环保领域不断研究突破,获得了多项国际注目的先进技术,填补了多项国际国内技术空白,获得一批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国家重点振兴项目、北京市重点产学研项目等,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至今,陶瓷纤维纺织品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消防个人防护装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防火卷帘曾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我们相信,在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大环境下,独到专利技术和强大经济实力的北京英特莱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一定能取得优异的经营成绩,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做出重大的贡献,以造福于人类。
2011年9月15日,“中德产业用纺织品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是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德国纺织服装工业协会主办,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德国产业用纺织品及相关产品协会、中欧纺织联盟承办的。 该论坛是中德两国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首次举办的国际大型研讨与对接活动。德国纺织服装工业协会、德国产业用纺织品研究及检测机构、德国产业用纺织品重点企业以及在中国运营的德国产业用纺织品终端用户以及国内的产业用纺织品重点企业、科研单位、测试中心以及下游用户等都出席了论坛。 作为此次论坛中德产业用纺织品企业深入对接和交流的一部分,2011年9月16日上午,英特莱作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优秀企业代表隆重接待了论坛德国代表的访问与交流。此次来访的代表团成员包括德国纺织服装工业联合会Peter Schwartze名誉会长,德国纺织服装工业联合会理事长Wolf-Rudiger Baumann博士,13家德国产业用纺织品领先企业的代表,如德国BWF Feltec公司总裁Franz Endres等,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的代表等共计24位嘉宾。 英特莱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学锋向德国贵宾详细介绍了英特莱公司的发展历程、产品系列、竞争优势和发展目标。公司副总经理史俊荣女士等带领代表团参观了英特莱不同系列产品的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和实验室。 通过公司介绍和厂区参观,代表团成员对英特莱特有的高速发展和成长、丰富齐全的耐高温产品系列、持续不断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踏实践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和“起步,就与世界同行”的企业理念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正是英特莱十七年来不断追求卓越、做深做透耐高温技术纺织品的真实写照,不愧于中国耐高温纺织品领域的先进企业。 通过此次访问与交流,两国企业相互了解了两国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各自的产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充分展示了各自企业最新的技术及产品。通过对接与交流,加强了中德两国间产业、科技和人才往来,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创造了更多潜在的合作机遇与空间,也会对国内行业发展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我们相信,通过此次论坛和企业交流,对于中德两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优势互补、经济技术合作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具有明显的意义。
2011年5月24-26日,英特莱科技和英特莱摩根联合参加了第14届2011年法兰克福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Techtextil 2011)。 该展会为两年一届,是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领域的旗舰贸易展会。本届Techtextil展的主旨是“纯粹创新能量”。除了作为全球最具创新的产业之一外,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还位居五大最具发展潜力的高科技行业之一。 英特莱科技此次展会主要展出了个人防护装备相关的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军服、工业防护服、消防头罩、消防内衣等,是来自中国的一家技术先进的消防服装展商。英特莱摩根主要展出了具有全球先进水平的生物可溶性超级棉纺织品及其制品,同时还有行业先进的陶瓷纤维和膨体玻璃纤维技术纺织品。 通过此次展会,英特莱与全球众多老客户充分地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达成了多种产品和技术的合作意向,也更加认清了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同时,通过这个平台也展示了英特莱人不断开拓、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
2011年5月15日-17日,英特莱制品部和市场部共同参加了在山东广饶举办的第二届广饶国际轮胎展。 此次展会所在地、位于黄河三角洲的广饶县是全国百强县、中国橡胶轮胎出口基地,因境内一亿条轮胎生产能力占中国将近25%的份额而广受海内外业界瞩目。橡胶轮胎产业是广饶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规模以上橡胶轮胎及汽车配件企业59家,在全球橡胶轮胎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轮胎是一种热压模制品,其产品外观质量和生产效率几乎全是由硫化机来决定的,因此,轮胎硫化机是轮胎工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大约占到轮胎企业设备投资总额的1/4以上,工厂蒸汽量的约80%也是消耗在硫化方面。因此,硫化机已成为当今轮胎厂节能增效的主导设备。 英特莱的隔热保温制品采用新型环保耐高温纤维材料制成,非常适合应用于硫化机节能隔热,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岩棉、硅酸铝棉等保温方式,且绿色无污染、可根据被保温对象形状量身定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此次展会英特莱通过展板展示了保温被产品现场应用情况和产品特色,并进行了产品实物的展示。 本次展会汇集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轮胎企业和硫化机企业,展会期间,英特莱接待了前来公司展台参观的来自轮胎生产企业、硫化机生产、经销企业以及轮胎配件生产、经销企业的潜在客户,向客户详细地介绍了公司产品,并通过双方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了客户需求和市场状况。 展会期间,英特莱制品部李兵部长还应邀参加了展会组委会组织的贸易洽谈冷餐会,受邀参加该活动的大部分都是参展企业和采购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这是英特莱进一步与潜在客户结识并进行深入沟通、交流的难得机会。 总之,英特莱的隔热保温制品在轮胎硫化机节能隔热方面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2010年10月13日至15日,英特莱科技和英特莱摩根参加了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 本次展台与展品设计以“中国的,世界的”为主题,体现了英特莱“起步,就与世界同行”的企业精神和产品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和品牌国际化的形象。 英特莱展出了个人防护装备和建筑防火产品两个系列产品。其中,个人防护装备主要包括最新款式的消防服、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美国国家标准/欧洲标准的消防员灭火防护服、连体/分体的抢险救援服、新研发的消防头罩等多种产品。建筑防火产品主要包括英特莱的专利产品无机防火卷帘、卷帘式挡烟垂壁以及相关材料等。 英特莱的“新材料”展示区展示了更先进防火面料—PBI,这种面料的防火性能远远高于芳纶与其他材料。通过实际的实验结果对比,当消防服上使用这种新材料时,可以有效提高对消防员的身体防护,减少在火场里消防员的身体受伤面积与伤害程度。另外,在原有的消防服四层结构设计上,通过英特莱人不懈的努力,开发出一种新的材料替代原有中间的防水透气层与隔热层,使得消防服成为三层结构的设计,有效地减轻了消防服的重量。 英特莱的“新设计”包括消防服的腰部与背部增加了救援设计,使得消防员在进行高层作业时,能彼此救援或者自我救助。在市场上不断有低价劣质产品冲击的环境下,英特莱的“新材料”与“新技术”设计体现了英特莱“保护消防官兵生命”的企业职责。 展会期间,有来自欧洲、美洲、印度、中东等几十名外国客商前来展位洽谈业务。 通过这次展会,英特莱进一步提高了在行业中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扩大了英特莱在业内的影响力,同时也扩展了信息渠道,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国内业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010年5月11日至14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耐火材料及工业陶瓷展览会在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举行。此次展会是耐火材料行业颇具影响的行业盛会。经过精心的前期准备,英特莱摩根作为热陶瓷事业部的成员,与上海摩根共同参展,成功地向客户与同行展示了英特莱的企业形象与优秀的产品服务。 在此次年度盛会上,针对客户需求及市场发展情况,我公司展出了陶瓷纤维纺织品、超级棉纺织品与玻璃纤维纺织品及相关制品。其中,我公司盘根等密封产品吸引了大量客户前来参观洽谈,客户对我们的产品外观很满意,希望在展会后对产品的性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加强会后的合作。 展会上,我公司人员与兄弟公司的同事交流经验,虚心学习对方的产品知识与企业文化。通过更多的沟通,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为以后的合作打下基础。同时,我们利用展会间隙还去拜访了一些老客户,参观了同行业公司的展台,借此来把握市场发展趋势。 通过这次展会,英特莱进一步提高了在行业中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扩大了英特莱在业内的影响力,同时也扩展了信息渠道,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国内业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2010年5月18日,“首届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公安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消防协会有关领导以及获奖单位的代表出席了颁奖仪式。全国共有25项科技成果获“首届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其中,有两项成果获一等奖,8项获二等奖,15项获得三等奖。北京英特莱科技有限公司的“全无机复合防火隔热卷帘研发及应用”科研成果获“首届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英特莱公司总经理刘学锋先生代表获奖单位发言。 “首届中国消防协会科技创新奖”由中国消防协会以全面落实科技发展观、充分调动消防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消防行业的自主创新和促进消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宗旨,经“中国消防协会首届科学技术创新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得出。 “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的举办,将对增强全社会预防和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对实现消防部队打造“消防铁军”和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奋斗目标,为消防工作跨越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的心情却非常沉重。因为西南地区的人们正忍受着干渴的折磨。持续的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市出现了严重的旱情。 4月初,公司号召全体员工参加“春风送温暖,慈善济万家”和“博爱在京城”社会捐助活动,大家踊跃参与。 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使我们2000余名同胞遇难,数万人失去了家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全体员工迅速展开为青海玉树灾区捐款活动。
2009年11月3日至6日,英特莱科技参加了“2009年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工业安全用品及健康用品展”,此展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英特莱自2005年参加该展会,是最早参加该展会的中国企业之一。 作为中国消防防护服装生产的佼佼者,英特莱在国际展区选择展位,凭借着优秀的展台设计和搭建水准,在展会期间很好地突出了企业形象。英特莱展出的美标消防服、欧标消防服、隔热服、飞行服及多种阻燃工业防护服在展会期间获得了客户的广泛关注。除此之外,新开发的消防头罩也是此次展会的一大亮点。 展会期间,英特莱的展位受到了多家欧洲竞争对手的重点关注,不断地有其他展位人员前来打探英特莱的企业信息。这从侧面说明英特莱的发展让其感受到了威胁,也说明了英特莱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战略是正确的。 整个展会期间,英特莱会见了多家客户并进行了愉快友好的会谈。会谈让英特莱进一步深化了与客户间未来的合作。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更加深了英特莱与客户之间的了解,相比于日常的邮件与电话沟通,面对面的交流让英特莱获得了更多的一手资料和对市场的了解。另外,英特莱在展会期间拜访了多家有实力的客户与竞争对手,通过实地查看了解其需求与发展情况。如此则更能帮助英特莱调整未来的发展战略,使英特莱的产品更快更深入地站稳国际市场。